[福州晚报]罗源在全省首创“社团+企业”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乡村焕发新貌
时间:2018-07-31 来源:福州晚报 浏览:2081次

20180730_A03_01_80.jpg

罗源白塔乡南洋村尽显畲村风情。

20180730_A03_01_69.jpg

互联网系统实时监控乡村环境。

  “故乡越来越美了!以前,垃圾桶内苍蝇乱飞;现在,村道干净,每户都有一个干湿分离垃圾桶。”近日,家住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的畲族姑娘兰花由衷地感叹。

  这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原来,罗源进行了一次“壮士断腕”的突围——毅然退出罗源湾养殖业、石板材这两大支柱产业,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探索出可在全市推广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并在全省首创“社团+企业”的运作模式。

  据悉,这是市委改革办牵头开展的全市第一批全面深化改革复制推广典型经验之一。

20180730_A03_01_70.jpg

罗源起步镇下长治村建起生态型污水处理站。

20180730_A03_01_68.jpg

南洋村设置垃圾分类桶。

20180730_A03_01_67.jpg

清洁工在南洋村打扫卫生。

  治理见成效

  告别脏乱环境 乡村焕发新貌

  近日,记者在白塔乡南洋村看到,梯田层层,荷叶青青,瓜果飘香,一派田园风光;入村公园、畲族壁画、畲族民居等,尽显畲村风情;村道干净,村容整洁,随处摆放着干湿分离垃圾桶,老区焕发新貌。

  这个畲族村、老区村,是如何变美的?

  “我们从消灭垃圾做起,村内建了3个标准化污水处理池,158户建了标准的化粪池,每户还分发一个干湿分离垃圾桶,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点和可回收垃圾存放点,由村保洁员集中清运。”南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俊峰说,村内还有阳光堆肥房,厨余垃圾能够“变废为宝”。

  村民兰花告诉记者,畲族人爱干净,村民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环境变好谋发展。如今,南洋村正在发展百香果、紫薇等休闲农业,希望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

  记者随后来到起步镇下长治村。这是罗源重要的秀珍菇生产基地,毗邻起步溪。这里又是如何处理污水的呢?

  起步镇镇长陈哲明告诉记者,村里不仅推广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还投资120万元建成占地3亩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站,采取人工湿地模式对当地的污水进行生态处理,日处理能力达到300吨。

  这座污水处理站宛若一个湿地公园,美人蕉等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接入污水的池,水质浑浊,可见浮萍;处理后的池,不闻其臭,可见蜻蜓。

  陈哲明说,这种处理站因地制宜,具有投资小、运行成本低、维护简便的优势,还是村民散步的好去处。

  治理出新招

  互联网+物联网 管理实现智能化

  南洋村保洁员的作业情况,下长治村的污水处理情况,在罗源县美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称“美城环境”)的信息中心都可实时查看。

  据了解,美城环境承接罗源的城乡保洁、垃圾转运、垃圾分类推广等工作,已把凤山、松山、白塔、起步等4个人口较多乡镇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纳入其中。

  美城环境负责人李鸣鹏介绍,公司打造了“实时在线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显示数十个环保监控点的现场画面,罗源县农村道路、河道、海滩沿线等重点区域一目了然,既可解决监管难题,又可降低人力和管理成本。

  公司还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让农村环境治理进入“智能时代”:环卫工配备智慧手环,公司可随时进行指导;推出智能分类垃圾桶,可语音提示垃圾分类要求;收集电动垃圾收运车的行驶轨迹和车载视频数据,可从源头上杜绝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

  “新技术的应用、管理的优化,一年下来可节省1100多万元。”李鸣鹏算了一笔账:统筹城乡环卫资源,节省设备重复投入,可节省170万元;建立垃圾台账制度,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可节省460万元;信息化、精准化调配,节约人车功耗损失,可节省410万元;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减少人力使用,可节省120万元。

  经验可推广

  “社团+企业”模式 “绣”出美丽山川

  南洋村和下长治村的可喜变化,以及美城环境管理的智能化,均得益于罗源探索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

  罗源县副县长徐超介绍,以前,罗源农村环境治理处于“九龙治水”的困局:农业、环保、建设、水利等10多个部门,各自负责部分工作、掌握部分资金,投入很大,效果却不佳。

  如何像绣花一样,将这些资源进行“穿针引钱”?

  徐超说,去年罗源启动“秀美山川行动计划”,把农业、环保、水利等17个部门(含乡镇)的工作任务、资金、考核验收纳入总体方案,分为“清洁家园”“清澈河流”“清净海湾”三类项目,建立“罗源县秀美山川家园事务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创“社团+企业”运作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罗源县秀美山川家园事务服务中心设有监事会和理事会。监事会由人大代表、社区代表和社会爱心人士等组成,扮演“监督者”角色。理事会由中标企业和专业人士组成。美城环境作为中标企业,负责服务中心的具体运营,扮演“执行者”角色。

  此外,群众扮演了“参与者”的角色。该服务中心有多项职责:发动干部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考核、监督等工作中;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每人每年可增收1.98万元。

  尤为重要的是,整合各部门和各级配套资金后,资金缺口由服务中心向社会募集公益基金,最终用于各村、各户、各治理点,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每年可为政府减轻1000多万元的负担。

  用服务中心这枚“针”,穿起资金这条“线”,“绣”出美丽山川,这是罗源的一次有益探索。

  记者 雷岩平 郑瑞洋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中国美城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8 Cityclean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20801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